猫为什么会有长毛?
为了美观,这是由基因决定的。 猫咪被毛的颜色、长度、质地有着很大的区别。这要归因于控制毛发长度及颜色的基因家族(Keratin),这个基因家族共有42个成员,分别对应着42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,其中部分基因的突变可造成被毛颜色改变,而另外一些基因的突变则会导致被毛变长或变短。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8个影响被毛长的基因,它们分别位于1号、5号、6号、7号、8号、10号、12号和14号染色体上[1-3],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能够形成角蛋白丝。这些角蛋白丝相互交织、螺旋缠绕,最终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状结构,也就是毛发和爪子的基底膜,从而起到连接、支撑和保护毛发及爪子表面细胞的作用。
在这些基因中,有些是可以调节毛囊中毛乳头细胞的分化过程。当毛发进入生长期时,这些基底层细胞会通过旁分泌作用,向毛发中输送相关蛋白质,促进毛发的生长。一旦这些基因发生突变,就可能减少或者不产生上述蛋白质,从而抑制毛发的生长,最终导致“无毛”,即体表无毛或是体毛脱落的现象出现。
除先天性基因因素外,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毛发长短发生变化。比如很多猫咪在洗澡过程中会剃掉身上的汗腺,而这也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被毛稍微变得短些;而营养不良也可能引起头发、眉毛脱落,身上体毛也变得稀疏。 但这种情况下的“少毛”并不会影响到猫咪的健康,更不会影响其寿命。只不过在审美意义上可能略逊一筹罢了。